一、產品概述
煙氣連續在線監測系統運用抽取冷凝采樣、后散射煙塵濃度測量、皮托管煙氣流速測量及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,實現了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的在線連續監測。同時又針對國內煤種較雜、煤質變化大、污染物排放濃度高、煙氣濕度大的狀況從技術上進行了改進。并
煤粉工業煙氣在線監測分析系統
1、揮發分含量揮發分高,產生爆炸的可能性大,而對于Vdar<10%的無煙煤,一般可不考慮其爆炸性。
2、煤粉細度煤粉越細,爆炸危險性越大。對于煙煤,當煤粉粒徑大于100um時,幾乎不會發生爆炸。
3、氣粉混合物濃度危險濃度在(1.2—2.0)之間。在運行中,從便于煤粉輸送及點燃考慮,一般還較難避開引起爆炸的濃度范圍。
4、煤粉沉積制粉系統中的煤粉沉積,往往會因逐漸自燃而成為引爆的火源。
5、氣粉混合物中的氧氣濃度濃度高,爆炸危險性大。在燃用高的褐煤時,往往引入一部分爐煙作干燥劑,也是防止爆炸的措施之一。
6、氣粉混合物流速流速低,煤粉有可能沉積;流速過高可能引起靜電火花。所以氣粉混合物流速過高、過低對防爆都不利。一般氣粉混合物流速控制在16——30m/s之間。
7、氣粉混合物溫度溫度高,爆炸危險性就大。因此,運行中應根據Vdaf高低,嚴格控制磨煤機出口溫度。
8、煤粉水分過于干燥的煤粉爆炸危險性大。煤粉水分要根據揮發分Vdaf、煤粉貯存與輸送的可靠性以及燃燒的經濟性綜合考慮確定。
煤粉著火原因分析?
煤粉燃燒是一個發光、發熱的氧化反應,它是以碳為主的單質和化合物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的結果。通常情況下,根據引起燃燒原因的不同可分為自燃和火源引燃兩種形式,后者又包括了前者的延續和發展。我們從燃燒必須的兩個條件,即氧氣和煤粉燃燒所需要達到的著火點,
制粉系統爆炸機理
燃燒是發熱與發光的高速化學反應,是可燃元素與氧的化合過程。爆炸是一種特殊的燃燒過程,由于這一更急劇的化學反應所放出的熱量加熱生成的產物,而使壓力上升比正常燃燒要快得多,所以爆炸是一種壓力急劇上升的燃燒過程,它與正常燃燒的區別就是伴隨著壓力的上升。
1.1爆炸條件
對于可燃性粉塵,在空氣中的濃度很低或很高時,一般是不會發生爆炸的。既然爆炸是一種特殊燃燒,那么爆炸過程中氧是*的,因為只有充足的氧才有可能發生連續的燃燒。但是可燃粉塵要發生爆炸只有粉塵濃度和氧是不夠的,還需要有足夠的點燃能,只有這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才有可能發生爆炸。這三個條件并不是孤立的,它們是互相聯系的。
1.1.1可燃物濃度
對可燃性粉塵而言,它們的爆炸濃度都有一個上限濃度和下限濃度,即爆炸濃度范圍。可燃物爆炸的濃度范圍與很多因素有關,它一般不是定值,即與煤質、初溫、初壓等因素有關。這里可以把煤粉的爆炸當成可燃性粉塵的爆炸來進行研究,嚴格說來,它不僅只是粉塵的爆炸,確切地說是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。在煤的磨制過程中,煤中的高揮發性混合物(CH4、H2等)的析出(析出的多少,因煤質而異,Vdaf愈高,析出的就愈高),同時制粉過程中有一定的溫度,煤中的水分、碳和氧會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。
煤粉工業煙氣在線監測分析系統
© 2019 山東云洲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19037344號-4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GoogleSitemap